龙凤互联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女频总录] 寄居者(精校版全本)作者:严歌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 22: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1939年,女主人公May爱上了一名刚刚逃到中国的犹太男子彼得。约瑟夫·梅辛格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了让寄居者爱人去美国,May临时抓了个救星——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情人。最后,May用彼得的钱赎救了情人,用情人的护照让彼得脱险。同时,她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实现了爱情。

创作背景:
    严歌苓接受采访时说,《寄居者》的故事原型来自柏林墙一个展览馆里的故事。
1993年,严歌苓和先生去柏林旅游,发现柏林墙一个展览馆里“陈列”着很多故事。“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伙子跟一个女孩子在东柏林订了婚,小伙子先到了西柏林,他深爱着他的未婚妻。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在欧洲见到一个女孩子,非常像他的未婚妻,他就勾引了她,把她带到东柏林,偷了她的护照,让他的未婚妻假冒那个欧洲女孩,用欧洲女孩的护照过了关。”
     寄居者故事中人性的东西让严歌苓念念不忘,但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把它写出来。1999年的时候,她跟陈冲对犹太难民在二战期间被上海接纳的事件非常感兴趣,“我们做了一阶段的资料研究,但苦于找不到一个比较集中的故事来反映。一直到前年,我突然想到,可以借用柏林的故事来作为串联大背景。”于是她借用了这个故事来作《寄居者》串联的大背景,只是把主人公变成了一个中国女孩。

书评:
   《寄居者》在延承以往创作主题与风格的基础上,将视野深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的种族迫害和族群逃亡的巨大灾难,从女性视角出发,围绕着一个“异族三角恋”的故事,展示了身份、文化、历史、宗教、民族与人性错综复杂的纠缠,对当代移民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研究,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在小说中,作者有意识地将长期作为“寄居者”的犹太民族与十九世纪末来到美国创业的中国人的境遇两相比照,他们的坚韧与刻苦,他们所遭受的歧视与迫害,他们艰难的身份认同。在小说中,彼得一家被迫离开维也纳时,他的父亲说上海太远了,她的母亲反问道:“离哪里太远?”——这无疑是对于不断漂泊的寄居者最锥心的一问,也表达作者本人对于 “寄居者”生存状态的诸多思考。
而小说中更锥心也更深远的追问则来自干由寄居者所遭受的歧视而引发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对于歧视与迫害的追问。在当时的美国,有不同种族之间的歧视环链,在当时的上海,有 “九教二十七流”,旅居的外国人有他们的歧视阶梯,而中国人之间也有彼此的歧视阶梯,身为寄居者的被歧视者只是其中的一环 ,在对他人的歧视上 ,他们并不无辜。正是这样的一种追问,把我们从小说里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从那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中推出来,推向了更复杂、更深广也更具现实意义的思考。

文件下载: 《寄居者》(精校版全本)作者:严歌苓.rar

QQ|常见问题帮助中心|客服QQ:3609723495和E-mail:3609723495@QQ.com|龙凤互联手机版|龙凤互联

GMT+8, 2025-1-24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